2024年8月31日中午12时18分,治疗转移性乳腺癌和胰腺癌的原研注射用紫杉醇(白蛋白结合型)抵达辽宁医贸物流中心,并于当日下午13时10分完成该药品辽宁首单销售,第一时间满足了患者用药需求,为转移性乳腺癌及胰腺癌患者带来希望。
药品跟踪

药品抵达

药品收货

药品验收

药品入库上架

药品出库

药品复核
关于原研注射用紫杉醇(白蛋白结合型)
Ⅲ期MPACT研究开启了原研白紫晚期胰腺癌一线治疗,原研白紫一线联合治疗方案可显著延长患者中位OS达8.5个月(对照组6.7个月,HR 0.72,P<0.001),降低28%的死亡风险。中国Ⅱ期桥接试验结果显示,原研白紫联合吉西他滨治疗后患者中位OS可达9.3个月,ORR高达35%。
原研白紫改善传统溶剂型紫杉醇类药物临床短板,以独特的纳米结构,多重靶向作用机制,“三高一低”提升临床疗效和安全性,使用方便,在中国已获批乳腺癌和胰腺癌适应症,充分证明了原研白紫在这两种肿瘤治疗中的地位。原研白紫以高标准生产制备工艺确保产品品质,符合US和EU质量评价体系,且专利壁垒多、挑战难度大。相比其他传统类紫杉醇药物,原研白紫在体内更易分解、靶向性更强,肿瘤中药物蓄积多,具有强效低毒、适应症广、给药时间短等优点。
CA012研究与CA024研究共同证实:与传统溶剂型紫杉醇相比,原研白紫缓解率显著更高(33%vs 19%),且显著延长至肿瘤进展时间(23.0 vs 16.9 周)。
纳米白蛋白紫杉醇作用机制1-3
A:静脉给药后,纳米白蛋白紫杉醇进入血液循环,浓度低于阈值时,分散溶解为独立的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复合体。
B:纳米白蛋白紫杉醇在内皮细胞上结合gp60白蛋白受体。
C:经过细胞膜上移动小泡胞膜窖蛋白的作用进行转运,将白蛋白-药物-gp60受体从细胞膜一侧转运到细胞膜另一侧的肿瘤组织间质。
D:在肿瘤组织间质,白蛋白-药物-gp60受体与位于肿瘤细胞表面的Sparc结合,通过非溶酶体机制被内吞入肿瘤细胞,诱导肿瘤细胞凋亡。